《新闻大学》
这几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志愿者又一次“抽奖”的时候了。
一些“逆势而上”的高分学生报志愿,不出意外再次引起网友热议,比如今年考入北大考古学的史必君。
据媒体报道,史必君高考成绩为667分,在湖北省文科中排名第28位。但与其他高分考生不同的是,她并没有选择时下热门的大学专业。相反,她追随着自己内心的热爱,最终填上了北大考古专业。 7月22日,石碧君得知录取结果,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
去年,同样申请北大考古专业的钟芳容在录取结果出来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这也引发了各省博物馆竞相争夺“考古入门大礼包”以示声援,一度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难免要问,为什么这些所谓的“逆势”申请志愿者,却频频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
一般来说,如果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你在填志愿的时候有优先权。很多人认为,对于努力学习取得高分的考生来说,选择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专业是最划算的选择。选择一个“冷门”的专业,意味着以后可能会选择薪水低、前途未卜、工作费力的专业,未必那么“划算”。
选择高分的所谓冷门专业,成了人们眼中的另类。
但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专业没有“冷门”和“热门”之分。每个行业都需要优秀的人才,每个领域都需要优秀的人才来引领学科的进步,无论是考古学,还是被抱怨最多的哲学。过分关注个人发展,忽视对行业的贡献,视野过于狭隘。
也许有人会说,关注自己的发展是人的天性,怎么可能过分苛刻呢?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往往受到环境、知识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正确认识某个职业在社会中的具体作用。对他们来说,“考古”只是三个冰冷的词。但是对于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背后有一个坚实的课程体系。完成学业后,他们将成为“稀缺人才”。对于历史悠久、文物众多的中国来说,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所以,“考古”并不是“找工作难”、“前途渺茫”的刻板印象。
2020年11月4日,《中国文物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文博中国”表示,多年来,以能够主持考古发掘的领导人数为例,他们被国家文物局授予“考古带头人”的总人数中,包括退休人员不到2000人,而常年在野外发掘一线工作的只有几百人。这些说明,对口人才极其稀缺。
当然,不能让已经进入行业的人才“用爱发电”。吸引尚未进入行业的考古人才不仅在在“诉求”层面,政策和资金支持缺一不可。前不久,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其中就包括对考古工作的支持。发掘,并提到中央财政对文物保护和考古项目的支持最高可达3000万元。 “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支撑是考古补充人才的动力。
希望以后这类新闻不再是新闻,而是普通的专业选择。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个人喜好”也可以成为职业的幸福。
(作者王嘉森,摘自《光明日报》)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在各大应用市场”“一点资讯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
上一篇:大学已婚教师出轨19岁女学生,以死相逼不许分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