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学

我们走到了人生半程,更知道大学容错的重要  

来源:新闻大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08

全文3477字,预计阅读6分钟

五一假期接近尾声假期,有些校友回到了母校,参加各种同学聚会。今天,我们特分享一篇满怀深情的校友讲话。从中我们能看到一些值得留念的大学精神。

曹林(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微信公众号)

大学的容错,

让我们没有失去试错的创新能力

我们走到了人生半程,

更知道大学容错的重要

讲者 | 曹林

(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校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很多场合以“代表”身份去讲话,我会非常慎重,怕说错话同学20年聚会,我不怕,在孕育我专业思想的新闻学院,我不怕;在敬爱的老师面前,我不怕

我知道,这里有宽容,这里永远把自己的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里不需要“绝对正确”,这里珍视那些自由而求真的灵魂。科学与迷信最大的区别就是,科学会说“我可能是错的”,而迷信不会。

新闻这一行有时候很残酷。我还记得20年前刚进新闻学院时,就听老师们讲到过这个行业残酷而又现实的专业规则:当你写对了,没人会记得;当你写错了,没人会忘记。在这个行业做了快20年,一直如履薄冰,怕说错,怕写错。

今天回到校园,不怕了。说错了什么,老师会原谅,老师会内疚,是自己没教好。同学会原谅,同学嘛,就是那个知道你几斤几两、你在他面前装不了、说错话没事、说错话还会给你鼓掌的人。

社会很残酷,容不了“错”,但大学就是一个制度化的能容错的地方,宽容年轻,宽容个性,宽容年轻人在那个年龄可以有的试错冲动和激情,那里面包含着可爱和热情,创新与突破就孕育在敢于试错、证伪、否思的追求中,试错也是批判性思考所必需的精神特质。大学的理念和信念是:人类之所以进步,主要原因就是下一代敢于挑战上一代,下一代不怎么听上一代的话

想起自己的大学,自己的新闻学院,可能很多人最经常回忆起的,不是那些当时觉得最美好的东西,比如一场恋爱,一顿美食,一次傲视年级的考试成绩,而是那些勇敢的试错给自己留下的宝贵财富,还有那些在你试错付出代价时,宽容了、保护了、鼓励了自己的人。

说到这里,我想起当年办校园报刊《大学新闻》,又是批评教授,又是批评一些校园管理规定,引发争议,甚至带来一些麻烦。何锡章教授、吴廷俊教授顶着压力保护着学生,把可能被“大帽子”吓得战战兢兢的学生紧紧地护在身后

我还记得吴院长在学院大会上力挺学生时说,我们教授们应该反思,是不是学生所批判的那种水货教授、只会抄材料编教材误人子弟的教授?学生有这样的批评精神,是我们学院的光荣,纪律可以严,但思想应包容

现在跟学生交流时,我经常跟他们讲这样的故事。

感谢程世寿教授、申凡教授、石长顺教授、屠忠俊教授、刘洁教授、赵振宇教授、胡道立教授、孙发友教授当年对学生们的包容,虽然您们教的很多知识,我们甚至都已经还给您们了,但您们作为长者对学生的包容,让我们终生铭记。

我还想起本科时的毕业论文,可能因为选题比较偏、怪,语言也染上了当时的黑话毛病,老师说看不懂。但他没有否定,而是问几个年轻老师能不能看懂,当得到其他年轻老师的肯定回复后,给了高分

我还想起当年的年少轻狂,理工科过来的一个老师给我们讲课,我给他列了一份书单,请他读了这些书之后再来给我们上课。这个老师不仅没有生气,还给了我那个课程最高分;等我毕业时告诉我,那些书后来他都找来读了,确实值得读。

这,就是一所大学、一个学院的精神。精神是什么,就是知识点和专业理论都忘了之后,还记住的东西。

这是我的私人记忆,我相信,这些记忆不是私人的,也是公共的,在座的每个同学一定也有很多同样的记忆。就像哈瓦赫在《集体记忆》中所说,记忆都是集体的,需要在集体对话中产生,大家不去谈论,记忆就会遗忘和淹没,我们20年的聚会,也是通过对话凝固记忆的一种方式。

我还想起一件事。学院30周年院庆的时候,我作为校友代表发言。

上一篇:高校教师“自购50斤小龙虾当教具”新闻火爆网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