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学》
近期多所一流大学“重拳”整治研究生质量的新闻,再次引爆社会话题。
2020年10月23日,四川大学研究生院明确了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博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2020年10月20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拟对52名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其中一人已读博18之久;
2020年9月29日,天津大学提出,博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出现如未通过培养环节考核的,将被终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可转为硕士生培养。
……
2019年,在读研究生人数达到286.37万人,规模庞大。同时研究生“严进严出”已成为培养常态,不仅在招生环节注重把关全面考察,在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是严格管理, “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已彻底成为过去式。
高校措施,重拳出击
软科(id:zuihaodaxue)整理了近期部分高校整治研究生质量的措施,可以看到,不少高校都采取了措施来加强研究生论文和学位授予的管理,例如完善学位论文抽检制度、下调论文查重率、甚至在毕业后抽检论文等等,严把“出口关”。
在《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探讨》一文中就指出,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必需环节,是形成质量最关键、最重要的工序,学位论文水平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论文过程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对未能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生或是规定最长学习年限,或是采取学籍预警机制,甚至是“壮士断腕”般大批清退,倒逼学生潜心修学,种种措施都表明各高校正在痛下决心整治研究生高端人才的培养质量。
在此前南方都市报对深圳大学132名研究生退学事件的报道中,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提示—预警—淘汰”制度体系,形成有效的分流淘汰机制,并有完善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对学位论文的开题、预答辩、查重、送审、评议和公开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要求。
从这个趋势来看,“录取即毕业”的情况已不复存在,未来,“严进严出”才是常态。
国家政策,大势所趋
各高校的大力度整治并非空穴来风。近两年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文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促进研究生培养单位规范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020年9月28日,教育部发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并且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规、从快从严进行彻查。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2020年9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压实培养单位主体责任。“培养单位要完善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细化强化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杜绝学位‘注水’。”
2019年3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明确要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并且要健全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机制、强化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使用。
除此之外,在其他不同场合上,也反复强调紧抓研究生教育质量,可见国家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势在必为”的决心。
2019年11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发现问题突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进行集体约谈,要求“在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问题论文的篇数和比例要大幅降低。”
这些重要政策,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生教育向内涵和质量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比“量大”更重要的是“质高”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转变“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近几年,在考生个人对自身发展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数扩大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41万人。近几年的考研报名人数都以每年约50万人的速度上涨,再加上今年或许还有就业党和留学党的两波合流,按这一趋势,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突破400万也不是没有可能。
上一篇:封校再升级!广州一高校安装铁皮封闭校门,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