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学》
【温馨解析】就以北京地区为例,招生新闻传播考研的院校就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几年名校新传硕士考研越来越灵活了。建议参考一下书目作为备考的参考:
《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笔记及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笔记、习题详解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此外,院校选择也很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是成功的关键,但是考生信息有限,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在这里,大家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免费给大家做规划和咨询。
【复习技巧】根据育明教育近10年考研咨询经验,建议7月之前在辅导老师的指导(在校教授与在读博士、硕士共同辅导)下一定要明确复习的重点,这个阶段不要做笔记,因为做笔记就是抄书,没有任何意义;8-10月进行背诵并整理笔记,为第二轮复习;11-12月进行第三轮复习并进行4-5次全真模拟练习。
【真题笔记】
9.2课后习题解析
1.简述《救亡日报》、《抗战》三日刊等抗日救亡报刊的出版经过与宣传报道特点。
【育明教育参考答案】
(1)《救亡日报》的出版经过与宣传报道特点
①《救亡日报》创刊于1937年8月24日,是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实际上由 中国共产党领导,但在名义上为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报纸。郭沫 若担任社长,夏衍(代表共产党)、樊仲云(代表国民党)任总编辑。上海沦陷后,《救亡日报》于1937年11月21日在上海出版了最后一期后宣告停刊。1938年1月1日,《救亡日报》迁至广州后复刊,至10月21日因日本占领广州而再度停刊。1939年1月10日,《救亡日报》在桂林再度复刊,直至1941年2月28日被国民党有关当局勒令停刊。
②《救亡日报》的宣传报道特点
不登中央社和外国通讯社的消息,也不登广告。专稿多,特稿多。许多著名人士如宋庆 龄、何香凝、冯玉祥、邹韬奋、陶行知等都为它写过政论或诗词。
(2)《抗战》的出版经过与宣传报道特点
①《抗战》创刊于1937年8月19日,三日刊,由著名新闻出版家邻韬奋创办并主编。迫于上海租界当局的压力,《抗战》自9月9日出版的第7号起改名为《抵抗》,11月23日出版的第29号恢复《抗战》原名,并宣布自30号起迁至武汉出版。1938年与《全民》周刊合并,改名《全民抗战》三日刊,武汉沧陷前夕再次内迁,自10月起在重庆出版,出至1941年2月 22日第157期后被查封。
②《抗战》的宣传报道特点
发扬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能迅速反应国内形势的发展并做出评述,又注意反映人民 大众抗战期间的迫切要求并及时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2.新华通讯社在抗战时期有哪些重大发展?
【育明教育解析】新华通讯社在抗战期间,主要有两大重大发展,一是开始独立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二是开始组建分社,形成以延安总社为中心的网络结构。
【育明教育参考答案】
新华社在抗战期间的有以下两方面的重大发展:
(1)新华社开始独立发展,总社规模不断扩大。
抗战爆发后,新华社发稿范围逐渐扩大,如中共中央的文件、《解放》周刊和《新中华报》的评论,都经新华社向外传播。1939年初,中共中央决定将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的编辑机构,同属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统一领导,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新 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标志着党的新闻通讯事业走向成熟。新华社改建为独立的新闻通讯机构后,社长由向仲华担任。由于业务的发展,人员增至三十余人,使新华社的组织略具雏形。
(2)新华社自1939年起开始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分社组织,逐渐形成了以一个延安总社为中心的新华通讯社网络。
华北分社成立于1939年10月19日,因社址设在晋东南而初称晋东南分社,1941年初改 称华北总分社,1943年10月改组为太行分社。晋察冀分社的前身是晋察冀通讯社,成立于1939年5月14日,同年10月改称晋察冀新华分社。各地新华分社的社长一般由该地方党报的社长或总编辑兼任,各地分社的记者也同时是当地党报的记者。至1942年底,新华社已有5 个分社组织,较大的分社开始发展为总分社。至抗战胜利之时,新华社除总社外,在各个抗日根据地已建立了 9个总分社和40多个分社。总社人员由几十人发展到124人。
3.评述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进行改革的经过、成效和意义。
上一篇:10天骑行1500公里,从内蒙到南京上大学!他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