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1 关于燕京大学新闻系研究
2 关于燕大新闻系毕业论文的研究
(三)基本思路和创新点
一 关于新闻社会责任理论
(一)新闻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
1 言论自由思想的发展
2 新闻界对社会责任意识的日益认同
(二)近代中国新闻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1 社会责任理论的内容
2 中国新闻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二 积极回应抗日救亡使命
(一)新闻界的救国救民之责
1 提出应对日本侵华宣传之策
2 关注战时宣传战问题
3 深入认识新闻界的作用
(二) 抵制外国文化侵略
三 体认新闻管控与新闻自由之关系
(一) 全面抗战爆发前对政府新闻管控的抵制
(二) 全面抗战期间对政府新闻管控之“妥协”
(三) 战后对新闻“自由”的重新认识
四 对新闻社会功能认识的深化
(一) 强调宣传的客观性和正义性
(二) 代表民意 监督政府
(三) 强化新闻道德意识 深化新闻道德认知
(四) 引导舆论 教化民众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文章摘要:在世界范围内,言论与出版自由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集权主义时期、自由主义时期、社会责任时期。社会责任论的出现,是其进入社会责任时期的标志。这一理论最终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主要内容为:一,必须以“公意自由”为前提;二,新闻人要有明确的责任心;三,必须遵守权力部门的法律法规。在社会责任论成熟之前,世界各国的新闻人已经具有了不同程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新闻人应对社会负责,这一认识在中国经历了缓慢的发展过程。民国时期,第三代职业新闻人对社会责任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论文显示,该系毕业生对社会责任具有某种自觉性的认识。尤其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他们将社会责任意识与保家卫国的社会政治需求相结合,以其专业的新闻知识服务于维护国家的完整统一。在全面抗战的背景下,他们对新闻管控和新闻自由的认识,经历了抗争、妥协、反思这样一个过程,最终意识到二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对新闻的宣传、监督、道德、教化等社会功能的深入理解,经历了从个人意志表达到代表“公意”服务社会的转变。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110/d.cnki.ghsfu.2020.000344
论文分类号:G210-4;G642.477
上一篇: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_疫情期间大学基础课程
下一篇:没有了